[真实项目2.1]在一篇 CELL 子刊中我的贡献经历和一些想记录的
临床医学的我是如何贡献了一篇机器学习 CELL 子刊
因为我的背景不止临床医学。
我还系统学习过转化医学的方法论,读过机器学习课程(还在深入),学术英语也还不错。以上也让我在一年内就有十余次临床机器学习稿件预审的经历。
这么多经验叠加,不是为了吹牛,确实也没什么好吹的,比我厉害的跨学科大小牛多得很。我只是为了表达:多重背景之下我是有一些话要说的。
我的心得是,临床医学背景是我能够预审稿件的根基,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几项技能外加真实项目带来的经验,我就完全还是其他临床医生一样,不知道如何做贡献,因为无法把临床理论和各种细节对应到临床建模中去。我觉得哪怕对于学过的《医学统计学》,大部分临床医生工作若干年后都难以达到及格水平。再说机器学习,目前有大热之下有太多泡沫,但取其精华还是有不错的应用的,可是这精华怎么取?是真的想要做一些有意义的模型,还是只想发文章?前者的话,还是得要坐下来学点东西。但是要学到多深呢?因为几乎不可能比 data science 领域的人学得还精,而且我们很难进入机器学习的学术领域(除非有策略、决心、大量时间),而只能在应用层面扑腾。
我就是离开了临床,坐下来学习了两年的人,但我觉得自己至少还要一年的高频率学习,才能把临床预测模型体系真正建好。总之多重背景让我仿佛成为了一个中间人,在充分理解临床的前提下,看看这个用数据讲的故事是否说得通,也能抠出一些细节错误。加上擅长英文学术写作,自然而然我也就成了预审稿件的那个。
对于好奇临床建模的同道,我的建议是,先找几篇和自己领域相关的高质量机器学习论文。仔细研究里面涉及的的学科范式、方法论(是方法论!而不是具体方法)。然后把相关领域、概念列出来,从他们所有的通俗资料入手,比如很多油管/b站 up 主会把一些晦涩的概念讲得很生动,往往能领你入门。在这个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心态:好奇心。好奇心的前提是,不要被挫败感打败。每天你会遇到非常多没见过的概念需要去理解,对自己宽容一点。好奇心还可以促使你不断把知识点之间建立发散和连接,从而加速体系化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一定不要被好奇心带跑,新的领域对你来说会像一个“rabbit hole”,挖下去没尽头的。所以也要学会把暂时不懂的东西搁置,但是不要遗忘。如何做到呢?就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做笔记。笔记不是流水账,而是知识框架。下次再遇到,就会知道来这个框架里找,把这个空白填上。这一阶段可以说是“自我科普”,下一阶段就要开始对着自己的笔记反思总结了。这时回到前面找的高质量论文,一定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—— 即便你还是肤浅的。此时,你可能摩拳擦掌想要写一篇自己的,拉上三两个小伙伴,覆盖所有技能包,就可以开干。
我不排斥这种做法。因为学习新东西最快的就是从项目中练。发文章本身就是一个项目。如果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,这也是唯一的激励机制。成功了一次,你甚至还可以复制几次。此时你其实可以找到自己的舒适区了,而且你确实可以超过 95% 的人。
但是?这里没有但是。我觉得我目前的经验并不能让我置喙更多。不过我确定的是,我很喜欢解释现象(咱就不给自己贴金说在做学术了),这本质上就是我目前做的事情。
对于这篇 CELL 子刊的文章,我可能会在这个系列的下一期分享一些我预审时给出的批注和分析。
-
行了,就别自夸了,真的。丁香园上别人说你两句,这就赶忙说什么子刊写的差劲也的不少,生怕埋没了自己的深思熟虑高瞻远瞩啊。真的,你这么高瞻远瞩,哈勃太空望远镜都得给你让路啊,去NASA工作吧。
2024-05-26 13:29:23